首页 >热点专题 >图片新闻

优化服务流程 缩短候药时间

发布人: 北京医院发布日期: 2013-12-12点击量: 8593
  在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院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门诊取药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深挖潜力,改善服务,创新模式,优化流程,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群众候药时间长。
  我院目前所使用的门诊楼修建于1992年,设计之初是为满足日均2至3千人次患者就诊。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我院日均接待患者突破8千人次,而且老年患者的调配药品特点为用药时间长、种类繁多及用量较大,对应的调配与发出药品所用时间较长,造成大量患者聚集于门诊取药窗口,浪费大量时间等待取药。根据门诊实际测算,一位患者从缴纳处方至取药完成可达1.5小时之久,不仅患者怨声载道而且给医院的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了缓解取药等候时间过长的局面,门诊部会同有关部门自今年上半年就筹备优化流程。其间,门诊部、计财处、药学部和器材处计算机室多次商讨对策,田家政副书记和王洁总会计师也多次进行指导。10月10日,在有关部门充分沟通基础上,门诊部杜元太主任召开协调会,田家政副书记和王洁总会计师出席,计财处挂号收费科、器材处计算机室、药学部有关领导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决定优化流程。提出方案为:1、合并中西药发药窗口,中西药取药一次完成;2、逐步并最终取消收方窗口,取药条由挂号收费科代打;3、计算机室完成相关软件升级改造;4、门诊部负责项目实施和组织协调,并督导尽快完成此项工作。
  经过近三周的准备,计算机室完成了软件的改造和测试;药学部完成了药品摆放位置的调整及对药剂人员的培训,先后进行了药房内部流程测试;挂号收费科完成了人员的培训和试用。10月28日,王洁总会计师主持召开协调会,听取了各方的准备情况,对有关工作进行指导,要求稳步推进。门诊部杜元太主任于10月29日向院长办公会进行了汇报。根据既定安排,新流程于11月2日(周六)上午进行首次试运行。试运行期间,计算机室副主任和有关工程人员、计财处有关领导、挂号收费科主任、药学部有关负责人进行技术保障。门诊部杜元太主任、张香娟副主任号召门诊部全体工作人员放弃休息、全体加班,在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和宣传工作,发现问题立刻解决,引导患者按照新的流程交费、取药。经过四次试运行对系统的磨合,特别是药学部对药品摆放位置熟悉以后,经门诊部、药学部、计财处(挂号收费科)和计算机室研究决定于11月27日下午进行全负荷试运行。

  新流程实施以来,最高日门诊量达到8470人次,经受了连续四天超7500人次的考验。新流程实施以前,患者取中西药需要分别到两个窗口排队等候,新流程实施后,中西药合并到同一个窗口发药。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从原来的1.5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多数患者取药时间缩短至10多分钟,取药效率提升60% 以上,大大超出预期效果。现在,患者稍候便可取到药、离院或做下一步治疗,缩短了在医院的滞留时间,医患矛盾明显减少。由于我院采取了新的取药流程,明显加快了取药速度,作为“吸取民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典型案例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举措,受到了北京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热线12320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