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医科普 | 新冠疫情期间,药师提醒您合理应用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
       发布人:  朱愿超    发布日期:  2020-02-15    点击量:  51648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造成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现在新型冠状肺炎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现在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好待在家中,避免走动。但是很多人都想要不要吃点药预防一下?要不要提前吃点药对抗一下病毒?下面让北京医院的临床药师为您解答一下您心中的疑惑。

1. 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是一回事吗?

      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概念问题。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是完全不同的两类药物。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细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比如咱们常用的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菌类(如头孢呋辛)、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而抗病毒药物则是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吸附,阻止病毒传入细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和抑制病毒毒素释放的。常用品种包括金刚烷胺、利巴韦林、膦甲酸钠、奥司他韦等。

      细菌和病毒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微生物。很多人说起病毒或者细菌就觉得害怕,其实大家也许搞不清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只有细菌的1/100甚至1/1000大小,它俩的结构和特点也完全不同,你可能不敢相信,多数病毒是以细菌为食物的!

 

图 1冠状病毒长这样

 

图 2导致常见肺炎的细菌长这样

1. 疫情期间,在家里需要使用抗菌素或者抗病毒药物预防肺炎吗?

      答案是不需要!到目前为止,没有能预防新冠肺炎的药物。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预防性使用药物可以预防肺炎,随意使用药物属于药物滥用。这样不仅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机会,还会诱导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盲目的囤积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不仅帮不到自己,还有可能导致那些真的需要药物的人买不到药物。

2. 疫情期间在家得了感冒,需要吃点抗菌素或抗病毒药物吗?

      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抗菌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直接疗效。此外,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治疗。

      如果大家真的出现了感冒症状,我们可以选则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药治疗,比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如果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可以选择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现在大家很关注新冠疫情的药物治疗,很多人看新闻或者朋友圈,经常能看到“××新型药物对新冠肺炎可能有治疗作用”,“××药物已经进入新冠肺炎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就想尽办法去购买,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首先现在网络上鱼龙混杂,很多消息咱们老百姓无法辨别真伪,不知道说的是不是事实。再者新冠肺炎是个新出现的疾病,医生也是在摸索治疗方法,就算有的药物真的有效,咱们普通老百姓并不了解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特点,这些药物都需要在医护人员的严格监护下才能使用,盲目购买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盲目服用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在这里,药师再此提醒各位朋友,如果真的有发热、咳嗽等新冠疑似症状,应及时报告社区居委会,及时就诊,不要在家随意服药,避免错误判断病情,延误治疗,造成更大的损失。

2. 老年人吃药应注意些什么?

      如果看过医生,确实需要服用抗菌素或者抗病毒药物的话。咱们老年人也需要注意,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减退,肝肾功能都随之减退。因此对药物耐受性降低,尤其对某些药理作用较强的药物,极易产生毒副作用和变态反应。以上的忠告并不只仅限于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老年人服用所有的药物都需谨慎。我们建议大家吃药之前仔细阅读说明书,看看老年人需不需要减量或者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目前去综合医院就诊如果不方便,建议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或登陆三级医院所属的互联网医院咨询。

      今天就给大家简要介绍这些,通过阅读完以上有关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疫情虽然凶险,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终将战胜新冠病毒!


京ICP备16056852号-1 北京医院 版权所有 京卫网审[2015]第0478号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40245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