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并肩 共抗疫情
       发布人:  李天慧 孙慧娟 樊照鑫    发布日期:  2020-03-10    点击量:  51926

肾脏内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肾内科自上而下每个成员都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有毛永辉主任挺身而出奔赴前线;有刘昕医生、田震强、唐丹丹、封艳超、贺腾霄护士作为第二批赴鄂支援成员的逆行;有王海涛副主任、赵班副主任医师、陈献广副主任医师、孙慧娟护士长在病房、血透室和门诊的防疫守护;有刘莉莉医生在发热门诊的值守。危难时刻,医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尤其凸显出来,全科的医护技人员日日夜夜坚守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由于肾脏内科工作的特殊性,科室的党员们在疫情来临时恪尽职守,谱写着不一样的篇章。

 

      党支部书记李天慧、党支部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孙慧娟在科室秘书吴捷的配合下,用最短的时间为我们科第一批的逆行者准备物品,送去大家的温暖和爱心。在赴鄂成员们出发当天,党支部就联合科室工会、团委在第一时间成立援鄂家属群,为赴鄂成员的家属们送去慰问品并表达对家属们的敬意。孙慧娟护士长作为田震强的联络人,多次和田震强及其父母联系,送去大家的问候。由于田震强的父母在外地,物流较为麻烦,她反复联系并落实北京市和医院的慰问品寄送工作,确保大家的关爱不会因距离而迟到。

      毛永辉主任在参与汶川抗震救灾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急关头,再次冲在前面,她娇小的身躯蕴藏着无穷的能量,肾脏内科全体同志都为之深深敬佩。在武汉前线,她不仅担任北京医院专家组成员,负责制定指导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参与多学科会诊,同时作为中华医学会肾病委员会委员完成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诊治专家共识》、《特殊血液净化技术应用于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专家共识》。刘昕是一名老党员,援疆一年刚刚返京,接到赴鄂通知后,他深知自己作为党员的责任,毫不犹豫的表示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不负众望。在武汉协和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毛永辉主任、刘昕医生、田震强护士在原本高负荷工作下额外加班,克服了护目镜和面屏的低能见度,冒着被感染的高风险,成功为患者建立了深静脉通路,开展了我院负责的重症病区的第一例患者的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当听到前方同事描述他们出来时衣服全部湿透、脸上留下深深压痕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被他们所感动。就在发稿前,我们肾脏内科的三位勇士再次挑战,为一位在疫情中失去双亲的年轻患者加班抢救,进行了最先进的血液净化治疗,期待在床旁血滤、ECMO和呼吸机的强强联合下能够带给他更多生的希望。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为了抢救这位患者,在憋闷的防护服下,刘昕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他以娴熟的专业技术,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展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赢得了前线医护人员和肾脏内科全体同事的称赞,大家也为他们迎难而上的精神所鼓舞。同时,李天慧、李湛和郭敏倩在接到组建援鄂医疗队的通知后,也积极准备,认真参加新冠肺炎防护培训,以饱满的热情等待出征的命令。

      疫情越严重,血透室的防疫工作面临的挑战越大。160余名血透患者不能因为疫情而停止透析,更不能出现新冠肺炎的聚集性事件,全院的危重患者的床旁血滤也需要如期进行。孙慧娟护士长在毛永辉主任指挥下,和王海涛副主任、赵班、陈献广不分昼夜,起草更新血透室新冠肺炎防疫工作管理规定,更新完善工作流程。短短20余天,随着疫情进展,已更新完善了四个版本的新冠病毒防控应急预案及流程,强化科室环境消毒细节,严抓落实,对辅勤人员进行多次培训并严格督导。

      为了做好筛查工作,血透室医生需要提前上班,将预检工作岗位前移至候诊区;为避免交叉感染和不必要的聚集,血透患者错峰预诊、就诊的时间已经精确到分钟,护士们在每一次治疗前为每一个患者发放进门条,写明就诊的时间,发放透析时专用的N95口罩;上下两班透析患者之间清场、环境消毒时间延长至1小时;护士们对所有患者采取面对面,一对一宣教,大家的工作时间亦延长至12小时。在全体医护技人员努力下,血透室工作井然有序,防范级别不断提升。负责腹膜透析的赵班和贾莺梅的工作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反复叮嘱患者居家无菌操作细节,进一步减少腹膜炎风险;在线答疑、指导微信挂号、预约患者、联系药房和物流、减少患者往返。

      血透室另外一名技师家住河北不能及时返京工作,主管技师樊照鑫承担了每周6天、每天12小时的高负荷工作。除此之外,当机器出现故障,为了减少外来技师来院的不便,他加班加点修理机器,保障血透室机器的正常运转,在他心里,这是一个年轻党员应该做的。支部书记李天慧时常和发热门诊刘莉莉联系,担心她一个人吃不好饭,时常在她下夜班时为她准备可口的早点。经常和武汉前线的三位同事联系,代表党支部送去全体党员的关爱。科室王海涛副主任、孙颖医生在春节期间共同承担了我科的发热门诊;陈爱群医生主动报名,接班承担3月份肾内科的发热门诊;在那里,他们依旧要挑战防护服的憋闷不适、挑战频繁的夜班工作,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二战场。王海涛副主任、赵班、王松岚、徐冷楠和孙颖在病房,精心照顾肾移植术后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住院患者。在得知我院一援鄂成员的亲属因尿毒症需要紧急透析时,病房和血透室医生们在透析床位异常紧张的情况下,迅速按流程为其置管手术并安排了规律透析,尽可能减轻前方伙伴们的后顾之忧。赵艳峰在急诊工作期间,面对每天高负荷的工作、被感染的高风险,并没有因为孩子小、爱人在国外学习家里缺人照顾而有半点退缩,成了急诊轮转医生中的年轻骨干。

      从疫情开始的那天起,每时每刻,大家的心里都攒着一股劲,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努力践行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誓言,和不幸感染的患者、和所有需要医治疾病的患者、和奋战在各个战场的兄弟姐妹,心连心,手牵手,共同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祈盼春暖花开、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

                                                               撰写:李天慧 孙慧娟 樊照鑫

 审阅:张香娟

                         


 


京ICP备16056852号-1 北京医院 版权所有 京卫网审[2015]第0478号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40245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