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 >新闻动态

科研

就医指南

一封老朋友的来信--王怀斌和他的医患情缘

发布人: 李楠发布日期: 2019-02-20点击量: 5489

      “多年来一直请您看胸片,至今没有复发转移,庆幸,让我还能参加我95岁老伴的护理,幸福地生活着,只是打扰您很多,请接受我真诚的谢意。”每年春节元旦之际,北京医院心血管外科王怀斌主任医师总会收到一位老朋友的问候。今年同往年一样,一份新年贺卡准时寄到了王怀斌的案头,简短的话语,却饱含了真挚的感情。

      贺卡的主人公是一位89岁高龄的老奶奶,王怀斌与这位“忘年交”已有长达十五年的交情了。那时候,王怀斌刚刚晋升心胸外科主治医师不久。老人的入院诊断是肺部结节,复查CT观察2年有明显增大趋势,怀疑是肺癌。老人是一位离休干部,性格开朗,但是听力不太好。所以每次跟人交流,她都是近乎喊着讲话。老人喜爱画画,尤其喜爱水墨花鸟画。听老人讲些水墨画知识蛮有趣的,于是王怀斌就利用值夜班不忙的空闲时间和她聊天。王怀斌说当时真心没有将这种聊天上升到改善医患关系这么高的层次,倒是老人对他的工作很满意,逢病友便讲小王大夫怎么怎么好。

      术前检查完善后,王怀斌和老人的家属交待病情签手术同意书。老人的两个子女都是知识分子,很孝顺。一方面对母亲的病情很重视,希望能积极治疗;另一方面又害怕手术风险和意外。哪曾想,当告知老奶奶两天后做手术的决定时,她竟用一贯很大的声音喊道:“我这手术小王大夫上台吗?”得知王怀斌也会上台,老人家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说自己一点顾虑都没有了,不害怕。这倒弄得当时的王怀斌尴尬不已,要知道当时他只是主刀医生的助手。但此后,王怀斌感觉身上的责任重了些,老人在手术前那么信任自己,把自己能否上手术台看得如此重要,自己当然不能辜负老人家的信任。

      手术很顺利,病理确诊为肺癌。手术后,王怀斌每天多次巡诊老奶奶。用他的话说,这是分内工作。老人恢复得比较顺利,只是体力比术前更虚弱些。赶在值班闲暇时,王怀斌仍旧会去老人房间里和她聊几句,主要是听老人讲。不久后老人痊愈出院,特地让子女送来了两幅亲自创作的水墨花鸟画,一幅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另一幅上面题写这样几个字:“王怀斌大夫惠存。”“这幅画一直在我家挂着!”对于王怀斌来讲,这不仅是一幅画作,更是一段忘年交的感情....

      医院里总是不断上演着类似的医患情,病房走廊上挂满的锦旗、邮箱里的感谢信,还有朋友圈里感谢话语。谈话间我留意到一幅写着“医术精湛 情暖人心”的锦旗,王怀斌说这是一年前手术治疗的一位76岁心脏病老奶奶。由于老人心衰,身体相当虚弱,手术风险很大,找寻多家三甲医院包括心脏专科医院,都建议保守治疗。但是,效果很差,反复发作胸闷憋气,无法平卧。在与老人及其家属多次沟通后,王怀斌和心血管外科团队决定冒这个险。接受心脏手术对于中国的传统家庭绝对是一件大事,手术当天老人的三个古稀老姐妹一直守在手术室门口。心脏冠脉搭桥加瓣膜置换及瓣膜成形,手术有条不紊顺利完成。术后经过护理团队精心护理,老人顺利出院。不久前家属发来老人的近照,照片上老人气色相当好,也胖了。王怀斌说他从心底里为老人感到高兴!

      医生与患者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战胜病魔,拥抱健康。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患者则常怀感恩之心。王怀斌的手机里存了很多他与患者的合影,其中一张是来自青海的藏族夫妻,妻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庭条件不好,语言也不通。“手术和治疗的费用,我们能省则省,语言沟通的问题我们可以克服,这些都不是问题”,时过一年,王怀斌说起这件事,语气里还带着那份坚定。手术很成功,夫妻俩十分感激,出院时给心血管外科医护团队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和鲜花,“患者的痊愈康复永远是医生最大的心愿!”

       谈话中,王怀斌多次提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心血管外科实施的都是大手术,我们接触的患者以老年群体为主,老年患者的特点是合并症多,所以往往需要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同时要重视术后的护理和康复。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每一例手术的成功都是整个医护技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有些还是与兄弟科室联合协作完成的,这样的合作让我们的患者受益很多。”

      岁月流逝,病房里的患者换了一波又一波。从年轻青涩的住院医生到如今无影灯下淡定自若的主任医师,王怀斌始终珍惜和自己病患朋友们的缘分:“我们医生在收获患者感恩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是患者给予了我们临床锻炼的机会,医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许许多多患者的陪伴...”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