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查询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室动态

关注老年颈动脉狭窄 为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发布人:杨希孟 陆军发布日期:3月3日点击量:14686

 

     日前,一位88岁老人的家属发来的短信让北京医院神经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倍感欣喜。原来,这位老人在春节前因“突发左侧肢体瘫痪”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和“颈动脉重度狭窄”,家人告诉医生,老人几年前就因“记性不好、整天瞌睡”在其他医院诊断了“老年痴呆”,现在已“生活自理困难”。在完善相关准备后,我院神经外科为其实施了“微创”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术后老人一改之前的“萎靡不振”,竟然“兴致勃勃”地与旁人聊起了家常,第二天就要求出院过春节去……这不,刚过完元宵节,老人特意嘱托家属发来短信,感谢我院神外医护人员帮他度过了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卒中(俗称“中风”)的风险明显升高,而后者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率第一的疾病,不仅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不仅可以表现为黑朦、言语不清和肢体偏瘫等急性脑中风症状,还可以表现为前面那位老人一样不太典型的“头昏”、“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慢性脑缺血”症状,以往很容易被当成“老年痴呆”。

     针对颈动脉狭窄,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院神经外科刘树山主任就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002年,在国内最早报道了采用脑保护装置辅助进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我科还与神经内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等兄弟科室开展长期合作,围绕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脑血流灌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先后承担了原国家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首发基金项目、北京医院“121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主办了大型脑血管病研讨会10余次。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的所在单位,我院接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一直以老年、高龄患者居多,仅在2016年,就治疗了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74例(占总数70%多),无一例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

     执着专业不忘初心,精益求精再创辉煌。相信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一定会更加努力,在颈动脉狭窄的防治工作上再创佳绩,造福于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