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查询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室动态

中国医生的美国体验

发布人:岳枚发布日期:11月24日点击量:14162

  ——美国杜克大学眼科中心学习访问有感

  自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我在美国杜克大学眼科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

  在这一年中,我于杜克大学眼科中心的门诊、手术室和实验室进行了学习,对美国的医疗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杜克大学医院是美国东南部最好的一家医院,其眼科中心全美排名前五,在视神经损伤和老年黄斑变性的研究方面都有非常优异的成果。这里同北京医院一样是一所大学附属医院,在诊治患者的同时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临床方面,杜克大学眼科中心没有病房,所有患者均在门诊就诊和复诊,手术均为门诊手术,只有极个别的眼科重症患者或者合并全身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才会在内科住院行眼科治疗。

  起初得知这一点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而通过了解后我得知,在整个美国,眼科几乎都是不设病房的,原因是在美国住院太贵了,即便只是床位费(不包含任何治疗和护理费用),住院一天也需要数百美元。因此,手术患者为了术后复查,不得不在医院附近租住旅馆(经济型旅馆一天的住宿价格大概是几十美元),或者减少复查次数,但安全性势必会因此降低。而在中国就诊的眼病患者则很幸运,我们的青光眼术后患者,通常都可以得到术后3-5天的眼压监测,外地患者通常会尽快被安排入院接受手术,而一天的床位费只有几十元,远低于医院附近旅馆的价格。

  另外,即便是像杜克大学附属医院这样的大型综合医院,眼科也是不设急诊的。急诊科由专门的急诊科医生应诊,眼部不适的患者通常只能得到止疼药等常规全身用药,对于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这样的眼科急症,疼痛难忍、视力急剧下降的患者也只能等到工作日再到眼科门诊就诊进行处理,而这样很可能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对角膜和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对此,我不禁感叹,中国的眼病患者真是太幸运了!

  虽然我们在临床治疗上比美国有许多优越之处,但是美国医疗在很多方面也有更加科学和先进的独到之处。

  首先是患者预约制度。所有眼科门诊就诊患者均要提前预约,预约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网站进行,在预约时,患者会被预先进行初步分诊,有明确病史的患者会被分到不同专科医生那里,患者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医生,医生也由此可以预先安排好自己每天的门诊数量,可以提前从计算机系统中看到患者的各科病史、用药情况。

  其次是诊疗队伍。在这里,每名医生都有自己的秘书,负责接听患者电话,安排医生的门诊、手术时间。每名眼科医生出门诊时,会配备4名技术员配诊,技术员在患者就诊前负责进行视力、验光、眼压检查,并依据患者的病史决定患者还需要进行哪些眼科特殊检查,并提前做好完善的准备。这样一来,在患者与医生初次见面时,所有检查结果都已具备,医生通过裂隙灯和眼底镜的直视检查,加上辅助检查的结果回报,可以用最快速度做出诊断并第一时间决定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为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医生平均与每名患者检查和对话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但技术员会在其后向患者进行诸如用药方法、复查时间等具体细节的详细说明,发给患者一些针对其疾病的科普材料,并回答患者的问题。

  有趣的是,在杜克大学眼科中心这样的教学医院里,患者一样会询问医生:“我的手术不会是实习医生做吧?”而事实上,所有杜克大学眼科中心的手术都是由培训中的眼科专科医生(fellowship,完成住院医生培训后、晋升主治医生前的培训)进行的,主治医生会在助手的位置监督、陪同完成手术,而只有在培训医生实在无法自行完成手术时,主治医生才会亲自手术。这样的培训机制使得每个培训医生在完成培训时都100%的能够自行完成手术。

  在手术方面,我们和杜克大学眼科中心的设备、术式选择和手术水平都几乎没有显著差异,部分手术我们由于经验更丰富,做的还更快更美观。我们的眼科手术和他们的主要差别在于,在杜克大学眼科中心,所有手术都有刷手护士上台,即便是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的手术,所有患者也都会有心电监测、开放静脉并有麻醉师全程跟手术。这样的安排虽然加重了护士和麻醉师的工作量,但也切实为患者的手术安全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保障。

  除了在临床的访问学习以外,我还花费了大量时间在杜克大学眼科中心进行了关于视神经损伤的科研工作。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只在博士培养阶段进行过一年的科研工作,之后就很少接触实验室工作。所以在实验室里,我的经验很少。杜克大学眼科中心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非常耐心的对我进行了实验技术指导,我也每周向这里的实验室负责人,同时也是杜克大学眼科中心的医生汇报我的实验进展并和他讨论实验结果和计划。这里的科研工作最大的特色是开放性,负责人希望每个研究人员有自己的思路,任何想法都可以讨论,有可行性就可以去做。每周的例会就像一次头脑风暴,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被提出,而负责人并不会因此不快,也鼓励大家任意提出想法,即便有的想法缺乏可行性或合理性。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美国特色”,也许某个闪光的点子就存在于这些大部分都不着边际的想法中,这也许也是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创新始终如此优异的原因之一。

  一年的访问学习很快结束,关于美国医疗系统的体会还有很多,宏观对比美国和中国,平心而论,两国各有千秋。两国国情和医疗现状有太多不同,我们有就诊方便、便宜,三级医院医生技术水平较高等等优势,但同时也具有许多中国特色的困难如:患者绝对和相对数量都多,医生工作量大,技术员、护理人员工作量更大、人员占比不足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也会吸取本次学习的优秀经验,避免对方已有的不良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水平,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更优质的就诊体验。

眼科 岳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眼科成功举办第七届黄斑病学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