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 >通知公告

科研

就医指南

北京医院2022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科技成果与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2-2月进展情况

发布人: 科研发布日期: 2023-03-02点击量: 46017

北京医院2022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科技成果与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进展情况

 

2022年北京医院获批五项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科技成果与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如下表:

序号

课题名称

负责人

负责科室

编号

1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推广

刘辉

血液内科

BHTPP2022094

2

肾动脉狭窄规范化超声造影检查方法推广

任俊红

超声医学科

BHTPP2022076

3

基于国际比较的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发展战 略研究

张鹏俊

科研处

BHTPP2022061

4

老年糖尿病诊治规范的推广与应用

郭立新

内分泌内科

BHTPP2022031

5

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规范 应用及推广

许小毛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BHTPP2022018

现将三个月以来我院中标课题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老年糖尿病诊治规范的推广与应用

2022年12月17-18日,课题组借助召开“第十一届北京老年内分泌峰会”平台,老年内分泌领域专家就老年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流程对社区医院各位同道进行交流与推广。大会还邀请了上海瑞金医院宁光院士,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士等院士专家做嘉宾致辞。会议内容受到项目接收单位同道一好评。

 

2023年1月科室针对课题进展,召开了内部会议,课题负责人郭立新教授对于“老年糖尿病诊治规范的推广与应用”项目的顺利开展向各位专家表示感谢。本次的会议旨在进一步介绍老年糖尿病诊治规范内容及本单位正在进行基于老年糖尿病的相关研究。希望与各位接收单位的骨干与同事加强沟通交流,并对课题实施的相关细节进行的部署。

2023年2月课题组召集了推广单位业务骨干召开了线下会议,参加人员包括北京医院潘琦教授、刘明教授、中国疾控中心石文惠教授及6家适宜技术推广代为单位技术骨干等。

北京医院潘琦教授及刘明教授首先介绍老年糖尿病诊治规范内容及本单位正在进行基于老年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推广单位技术骨干汇报目前接受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潘琦教授及刘明教授予以解答和交流。

中国疾控中心石文惠教授介绍基层慢病管理的目标和定位。基层单位标准化的慢病诊治为患者提供一体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降低国家和患者的疾病负担有着积极作用。

二、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推广

2022年12月15日12:20北京医院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召开了课题讨论会,项目推广团队由北京医院职工及学生组成,包括刘辉、冯茹、王婷、白洁菲、杨亚姿、张帅共6人,北京市第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6家单位共12名技术骨干。

刘辉主任强调: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推广已经立项。北京医院血液科在老年综合评估领域已经深耕多年,证明老年综合评估在血液肿瘤中可行,并介绍了老年综合评估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北京医院血液科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目前采用的评估指标包括意大利淋巴瘤研究组提出的FIL-CGA和北京医院血液科提出的IACA指数。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老年综合评估能客观的评价患者的躯体功能状态,进行危险分层并指导治疗。通过本项目,我们拟进一步在各单位中推广该技术。

冯茹主任医师介绍了FIL-CGA和北京医院血液科提出的IACA指数的具体指标以及评估注意事项。

王婷、白洁菲主治医师,杨亚姿和张帅住院医师表示将详细记录项目的各项会议和讲座内容,做好各单位的对接工作。

郑雯琪、王立茹、李振玲、周合冰、李利红和丁晓庆医生表示接收单位会积极配合推广工作,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2023年1月16日12:00北京医院以线下会议的方式召集了北京医院业务人员及被推广6家单位共18名技术骨干召开了课题进展会议。

课题负责人刘辉主任强调: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推广正在顺利进行中。本次的会议旨在进一步介绍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内容及本单位正在进行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冯茹主任医师介绍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40%-50%的患者最终复发或难治。老年患者因高龄、身体状态差、合并症等原因大部分不能耐受二线化疗,结局极差。因此,为不适合强化疗的老年复发/难治DLBCL患者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极其重要。研究显示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在部分复发/难治DLBCL患者中有效,但有效率较低,也有研究显示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对部分DLBCL患者有效,因此,BTK抑制剂联合来那度胺及利妥昔单抗对于老年复发/难治DLBCL患者可能有效,我们初步尝试了小样本患者应用BTK抑制剂联合来那度胺及利妥昔单抗治疗,结果提示有效率及安全性均可,因此,本研究拟应用新一代BTK抑制剂奥布替尼与来那度胺及利妥昔单抗联合(OLR方案)治疗老年综合评估(CGA)不适合强化疗的复发/难治DLBCL患者,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有望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化疗治疗选择。本研究创新性应用OLR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DLBCL。而且国际上尚无针对老年复发/难治DLBCL患者的基于CGA的临床研究,本研究所采用CGA体系为研究者原创且经过临床研究验证。

王婷主治医师介绍了本研究所用老年综合评估所用系统-IACA指数,我们根据患者的年龄、日常活动能力评估(IADL评分)、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将老年DLBCL患者分为“适合”、“不适合”和“脆弱”组。其中0分为适合组,1-2分为不适合组,≥3分为脆弱组。

郑雯琪、王立茹、李振玲、周合冰、李利红和丁晓庆医生表示各接收单位学习了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并会在各单位中积极配合该技术的推广工作。

2023年2月9日  12:00课题组以线上会议的形式,组织项目推广团队包括北京医院职工及学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9名技术骨干召开会议。

本次会议邀请了本项目的推广团队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3位血液科医师,旨在进一步介绍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内容及其在血液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推动老年综合评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冯茹主任医师介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中位发病年龄是66岁,预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差。老年DLBCL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ABC亚型更多,合并症更多,器官储备功能减弱,从标准化疗获益少;而目前临床研究大多数纳入的是75岁以下的患者,对于7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很难获得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本中心开展的临床研究旨在应用老年综合评估为淋巴瘤患者探索新的治疗方案。临床研究包括初治和复发难治不适合化疗的老年DLBCL的治疗探索两个方面。对于初治的淋巴瘤患者,我们开展了“基于老年综合评估体系的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纳入的是CD20阳性的老年综合评估为不适合或者脆弱的初治DLBCL患者。对于复发/难治的老年DLBCL患者,我们开展了“基于老年综合评估体系的奥布替尼、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价OLR方案治疗不适合强化疗及自体干细胞移植复发/难治老年DLBCL患者的安全新和有效性。

李利红主任医师、于凡教授、黄月华教授表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技术骨干充分学习了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将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积极应用该技术,促进该技术在日常临床工作和血液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三、肾动脉狭窄规范化超声造影检查方法推广

2023年01月13日  12:20课题组以腾讯会议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了课题技术推广项目年度计划讨论会,会议参加人员:肾动脉超声造影组全部成员。

任俊红主任介绍北京市卫健委项目推广技术已经立项,我们的肾动脉超声造影技术已经开始推广,2022年与十家合作医院超声科负责人已进行充分沟通,新的一年我们应制定详细计划开展推广工作。

马娜主任强调大家集思广益,对于技术推广提出个人建议,在接下来推广实践中选取最优方式,以期完成全部制定计划及考核指标。

马卫华护士长要求对于线下开展推广的护理工作事宜,将全力配合。

课题组商议,十家推广医院均为三甲医院,团队人员可分配对接,达到即能完成推广工作又能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目标。每次推广工作应做详尽图文记录,可选取一名研究生担任此项重要工作,与科研处良好对接。被推广单位业务骨干表示会积极配合推广工作顺利完成。

任俊红主任总结:前期由于疫情管控,无法与合作医院线下交流,后期可开展更多线下合作,达成此次技术推广的目的,让更多医院超声科医师掌握规范化超声造影检查流程,不仅使更多患者获益,更为下一步开展多中心研究奠定基础。

 

四、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规范应用与推广项目

2023年1月31日19:00-20:00,课题组以线上会议的形式组织了课题进展会议,参会人员包括北京医院 许小毛主任、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 安福成主任以及项目推广团队及6家项目合作单位共计45名医务人员。

 

项目负责人许小毛主任致辞:《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规范应用与推广项目》是为进一步普及和推广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诊治和抗凝药物的规范应用,以北京市二级医院为试点,以线下和线上多种不同培训教育和媒体传播形式,普及VTE的诊断规范和治疗水平,提高北京市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对于VTE的诊治水平。期望通过该项目的完成,提高我市二级医院VTE诊治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项目开展期间的系列课程面向北京市二级医院临床医生、医院管理人员、护理人员、检验及影像专业人员等,以及全国其他地区对肺血管疾病专业有兴趣的同道。本系列课程将由北京医院、平谷区山东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门头沟区医院、中国气象局医院、北京市仁和医院相关领域医生共同讨论,内容涵盖VTE的预防、诊治及相关护理问题,共计20余期。

接下来北京医院许小毛主任结合新冠疫情与静脉血栓栓塞症,从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至临床诊治经验进行了详细讲解。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动静脉系统血栓风险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与不同病毒毒株相关。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应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性抗凝,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因为与抗病毒药有相互作用,不推荐使用。

许小毛主任讲解结束后引起了参会人员的激烈讨论,从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如何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评估与诊断,到预防性抗凝或治疗性抗凝的具体方案及药物。

安福成主任在会议最后进行总结:通过本次会议了解了新冠与血栓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借助推广项目的平台继续深入进行交流与学习。

 

五、基于国际比较的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发展战略研究

2022年12月:本月已进行工作包括完成医疗机构的遴选、对临床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拟定了初步的研究提纲、初步开展了梅奥诊所临床研究发展战略方面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初步确定将德国的汉诺威医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医院NHS基金会、美国的梅奥诊所、加拿大的大学健康网络作为对标医疗机构。通过在国内外官网的检索,明确了临床研究的定义。拟定了初步的研究提纲。

2023年1月:完成了梅奥诊所临床研究发展战略研究资料的整理,由于国内最佳医院科研人员数据的不可获得性,对人员的数量及结构作比较合理性可能存在欠缺,因此基于搜集到的资料,在人才队伍部分增加了人才培养、考核制度及激励制度等方面内容,在研究框架部分增加成果转化相关内容,调整研究框架,主要依据梅奥诊所年度报告、梅奥诊所概览、梅奥诊所年度财报等资料整理形成初版文字报告。明确目前研究重点是完成各典型国家医疗机构临床研究现状的整理,基于所开展的梅奥诊所临床研究相关角度进行另外三家对标医疗机构临床研究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就对标机构的选择问题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通过联系相关专家,确定对标医疗机构的选择是否合适。

2023年2月:完成了牛津大学医院集团的临床研究发展战略研究相关资料的初步整理,召开线上会议商讨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难点和存疑部分,明确后续项目的开展方式。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部分资料不可得的问题可以通过联系院内曾在对标医疗机构工作学习过的老师进行咨询。资料整理思路可以按照从对标医疗机构的总战略延伸至临床研究发展战略,从总的发展规划延伸至临床研究发展规划、机构总的定位延伸至在临床研究方面的机构定位。后续的开展建议成员之间分组背对背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确定时间先行商讨,找出有问题的点开会予以解决。

 

2023年1月线上会议记录

2023年2月线上会议记录

 

北京医院科研处

2023年3月2日